您当前所在位置: > 爆料站 > 扒一扒

疫情防控期间暂停集体公祭等聚集活动

时间:2020-03-21 08:16:31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疫情防控期间暂停 集体公祭等聚集活动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君)清明将至,省民政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扫工作的通知》,明确我省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举办集体公祭、骨灰树葬、花葬等人群聚集活动。

《通知》要求,疫情期间,殡葬服务机构在保障遗体接运、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以外,原则上暂停跨市接运遗体和开展守灵、告别,暂停举办集体公祭、骨灰树葬、花葬等人群聚集活动。

疫情防控风险较高的,可暂缓开放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中祭扫、集体共祭、骨灰树葬、花葬等集体性活动,对办理安葬业务的逝者亲属适当采取时段、人数限制措施。疫情防控风险较低的地区,对骨灰安葬(安放)高度集中的场所、相对封闭的室内祭扫场所以及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服务项目,可先不开放或延后开放;对具备开放条件的,可提供限制性祭扫服务,并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各殡葬服务机构及祭扫场所承载量,采取网上预约、短信提醒等手段,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对易造成人员聚集的殡葬服务场所入口及周边强化引导管理;增配人员加强祭扫服务引导和机构场所巡查;严格落实防护防控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通知》要求,暂停祭扫服务的地区,要对相关殡葬服务机构或者祭扫场所(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尽可能提供网络祭扫、代祭服务、敬献鲜花、挂黄丝带和寄心语卡等简约文明的替代性服务。

同时提醒,提供限制性祭扫服务的地方,要采取实名制预约、控制人数、分时分批等举措,减少殡葬服务机构人流密度,并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12.13国家公祭日,不该被遗忘的历史_幸存者

原标题:12.13国家公祭日,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最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2-30
【地评线】第六个“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继往开来_大屠杀

原标题:【地评线】第六个“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继往开来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详情>>

阅读: 15
日期: 2019-12-13
国家公祭日|在铭记历史中彰显爱国情怀_同胞

原标题:国家公祭日|在铭记历史中彰显爱国情怀 国之祭,民之愿。 在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第六个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缅怀82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详情>>

阅读: 10
日期: 2019-12-13
人民网评:国家公祭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_和平

原标题:人民网评:国家公祭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2-13
中国日报网评:国家公祭日——擦亮历史记忆点燃民族精魂_精神

原标题:中国日报网评:国家公祭日——擦亮历史记忆 点燃民族精魂 安静的公交车、有序的人行道、步履匆匆的上班族……12月13号,南京这座本就安静淡雅的城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2-13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公众记忆的?_日本右翼

原标题: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公众记忆的? 相互缠绕的记忆场 南京大屠杀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感情记忆,并不完全是主动纪念的产物,在很大程详情>>

阅读: 16
日期: 2019-12-13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