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料站 > 有深度
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持续投入、不断发展、走在技术最前沿
2019-11-21 15:29:05 作者:佚名

原标题: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持续投入、不断发展、走在技术最前沿

今年是思科进入中国25周年。思科中国研发中心(CRDC)自2005年成立以来,也即将迈入第15个年头。作为思科在美国以外的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CRDC因为低调一直略显神秘。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高世炜先生来和我们详细解读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正在着手的那些改变互联网进程的研发项目以及一流的研发队伍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2019年10月高世炜先生为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

1. 在过去的15年中,您觉得思科中国研发中心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高:从十五年前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不完全成型的想法,到今天CRDC已经成为拥有一个分布在上海、杭州、苏州以及合肥的工程师团队。这个团队是思科全球产品线研发的重要力量。思科著名的企业在线视频会议解决方案WebEx , IP电话,即时通讯软件Jabber,以及我们在企业网络领域的旗舰产品--Catalyst 9000系列最新的交换机产品的主要研发团队都在中国。除此之外,我们的研发团队还覆盖企业无线路由器、企业路由器、物联网、数据中心、运营商等产品线,以及思科发起的生态开发计划DevNet和业界领先的供应链团队。可以说为思科全球业务带来重大影响的产品,都有中国研发中心的心血,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成就,就我个人来说也感到特别自豪。

2. 除了您上边提到的现有产品,CRDC目前还关注什么样的前沿技术?

高:思科自 1984 年就专注于成就互联网,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非常广泛,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全球数字化转型而赋能。 安全智能的网络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我们认为网络的未来一定是一个智能的基于意图的网络,这个网络能根据企业业务的需求,通过自我学习、自动化配置,主动探测,自我修复、调整……以达到最佳状态,提供端到端、安全的全自动化网络。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从运营商网络、4G、5G、到园区网,再到我们的数据中心,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通过电脑,它都能自动化、安全地进行网络连接,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商业意图。这就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网络的未来!

我非常自豪地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思科拥有最全面的、覆盖多域的基于意图的网络解决方案 ,可以为全球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未来的网络基础架构。

3. 15年前、思科为什么决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当时对CRDC的定位是什么?到今天,这个定位,或者说CRDC在思科全球研发版图中的角色有变化吗?

高:当时思科决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之一是看到中国拥有庞大的科研人才基础,不仅体量大,而且质量高。思科相信,在中国可以找到全球最优秀的工程师。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在未来拥有巨大潜力;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国家,通过在中国落地研发中心,思科可以更多输入中国本土创新,将中国本土创新和思科全球创新理念做一个完美结合,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具活力。思科在全球及中国对那些技术上最具潜力的公司进行收购的同时,也会把他们中国研发团队并入到CRDC来,为我们增加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CRDC走到今天,我认为大的战略方向并没有太大改变。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是思科全球研发实力的一部分,我们既要承担全球的研发任务,也要支持地区及中国市场客户的研发任务。

4. 与其他跨国科技企业在华研发中心相比,您觉得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有什么自己的的特点吗?

高:我可以归结为三个看似矛盾的特点:

首先、我们拥有一个双通道职业发展概念,即管理和技术两条上升通道。工程师们不需要顾虑因为职业发展的提升而去兼任管理职责,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术领域。根据每个人的强项,你可以走管理线,如从经理到总监,高级总监一直到副总裁级别,但你也可以一条学术线走到底,同样可以在思科和行业内拥有至高的荣誉。在思科全球7万5千名员工中,技术大拿将近有八百位,分为主任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 PE),全球约六百位;杰出工程师(Distinguished Engineer, DE),全球大概有180位;和具有顶级荣誉的思科院士(Cisco Fellow),全球一共有15位。这些学术大拿的江湖地位在思科内部一直有个有趣但并不夸张的说法: PE 改变了产品, DE 改变了公司,而 Fellow 则改变了行业。

第二点,我们是一个低调又"时髦"的研发团队。低调指的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是一个非常务实,聚焦于技术本身的研发团队。但同时我们研究的技术却一定是全球最前沿或者最时髦的技术。如说我们的WebEx团队和企业网络团队,在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进行应用开发,我们的运营商团队和Jabber团队,一直在做云的应用开发。

最后一个特点的背景是,市场一直都把思科定义为网络硬件巨头,但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推动自身的转型,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设备供应商到软件定义的全智慧网络等等。为适应我们的战略方向,我们除了具备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团队,也有非常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团队。

5. 请您预期一下CRDC在下一个15年在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CRDC在中国的战略部署是怎样的?

高: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科技行业更是瞬息万变。我们必须足够敏捷,不断审视自己的战略方向和人才配置,就像思科正在打造的基于意图的网络,会不断通过自身调节去实现最佳配置。虽然我们无法预期未来,但只要我们能打造这样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机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6. 人才是确保研发实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思科对吸引并培养本土研发人才方面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高:首先,我们一直在培养一种勇于试错的内部文化,鼓励工程师们能够经常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去尝试新的解决路径:会不会有更高效的方式?能不能尝试一种新的技术?对于一些目前没有解决办法的问题,是否有勇气去寻找答案?

其次,不光是研发中心,思科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关键词:"灵活"。去年,我们在员工内部调研他们爱思科的理由,"灵活性"高票当选。思科的企业协作办公技术如WebEx以及基于信任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们可以自由地决定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这种灵活性对于研发中心还有更深的意义: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也鼓励每位工程师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确保他们能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灵活性保证了我们工程师们源源不断的创新:我们在去年有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质量管控项目赢得了思科全球创新大奖。我们的物联网研发团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在过去2年产生了100多个专利。

第三点,在思科研发中心,年轻的工程师们有机会跟某个领域的全球学术大拿在一起工作,参与全球项目,并在职业上获得火箭般的发展速度。思科全球研发体系有一个叫"职业引领人(career champion)"的人才培养项目,形式上有点像导师项目,但在辅导的内容上又超越了导师项目。在为其6个月的辅导期中,学术引领人( Champion)会一对一的帮助年轻工程师扩展他们的资源网络,规划职业路径,分享实操技能等,帮助拥有潜力的工程师们发现更多的机会。

正如15年前思科建立中国研发中心的初衷一样,我们依然对本地人才有大量需求。对应届毕业生,思科不仅提供实习机会,还会通过一些如"冉冉新星"(Rising Star)的项目,帮助实习生更好地步入社会,迅速成为某个领域的顶梁柱。很多未来之星在思科中国研发中心都进入到职业发展的快车道,并获得了在其他地方难以获得的上升机会。我们有一位叫Jessie的女工程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她 2017年从某世界知名理工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进入CRDC,先在各个部门轮岗,系统全面了解了硬件产品的全链路知识后,最后决定加入中小企业硬件团队,承担着中小企业硬件产品年轻化、个性化设计的重要项目。这是思科第一次把如此重要的、面向未来的产品设计交给毕业不到3年的年轻人。工作之余,Jessie热爱一切互联网的新兴事物,她是思科著名的"抖音女王",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今年还成为思科全球2020财年22位员工大使之一(思科每年会在全球选出员工大使,他/她们代表了员工的声音,是连接员工情感、塑造内部文化的楷模)刚刚在思科美国总部参加了思科全球文化体验之旅。

7. 外界对研发人员都有一些刻板的印象,CRDC的工程师们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很酷的特点吗?

高:(笑)当然有。我们的工程师们除了在研究领域经常会突发奇想一些新点子,他们在业余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做公益,而且是以科技手段做公益。

回馈社会是深植于思科文化的基因,也是我们的员工热爱思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CRDC汇集着一大群有热情、有创新思维的同事,希望能够以我们的专长回馈社会

比如我们的软件工程师们正在为视障人群开发一个手机应用,帮助他/她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通过手机自发的组织线下活动,走出社交困境。同时,当视障人群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启动"实时视讯"来找到志愿者帮忙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想法是源于有一次我们参加了一个视障人群的志愿者活动,一些视障人群跟我们反映,现在所有的帮扶活动都是一些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来发起的,但他们其实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自己来发起并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满足社交需求。我们听了很受启发:对于那些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我们原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能为他们做什么,只做到了"授人以鱼",却没有多想一步去"授人以渔"。而我们恰恰有这种能力,由思科的工程师志愿者为视障人士开发这样一个软件。在项目的后期,我们还计划对部分代码进行开源,吸引更多海内外的志愿者工程师参与,对软件进行优化和完善。我们也希望最终能引导社会对这一特殊人群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消除偏见,促进社会和谐。

在CRDC内部,我们还有很多这种以己之长为传统公益项目添加创新因素的项目正在进行。比如我们有一个项目叫"放牛的孩子",主要是关注上海周边的一些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除了传统的定期探望,我们的工程师们自发为他/她们开发一些电脑网络课程,手把手教这些学生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和简单的编程技术, 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而不是继续重复他们父母的务农务工生活。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