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爆料站 > 有深度
海豚独家|昔日爸爸变对手?腾讯或将自立“出行”门户
2020-01-16 22:41:06 作者:佚名

原标题:海豚独家| 昔日爸爸变对手?腾讯或将自立“出行”门户

来源| Dolphin海豚智库(ID:haitunzhiku )

近日,海豚智库获取独家消息,原本作为滴滴出行股东之一的腾讯,或将在2020年组建自己的出行业务团队。

据多家媒体报道,滴滴出行目前的估值约为450亿美元,虽然较2018年巅峰时期接近600亿美元的估值缩水了150亿元,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滴滴出行的行业独角兽地位依旧不可动摇。那么腾讯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投入巨大资源自立“出行门户”?

► 腾讯为什么要自行组建出行团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BAT一直以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三大巨头著称,而百度又无心把重点放在电商业务上,因此这场比赛实际上是阿里和腾讯二者的修罗场。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在未来依旧会持续,毕竟在与京东的二选一案件里,阿里已经表示过这些竞争都是“在商言商”。

滴滴:甩不掉的阿里基因

腾讯和滴滴,其实一直都处在一种矛盾的关系中。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滴滴出行的历次融资事件。根据不完全统计,滴滴出行从2012年创立到现在,经历了18次融资,超过200亿美元。

海豚分析师整理

在几乎每一次融资都动辄几亿美元的融资表中,只有天使轮的几百万人民币显得格格不入。虽然数额较少,但是这笔来自天使投资人王刚的资金,是把滴滴从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持续负面影响中解救出来的关键。王刚和滴滴出行的创始人程维,都是阿里巴巴的前任高管。

这说明,滴滴本身就是自带阿里基因的。据知乎网友称,滴滴开始是想找阿里投资的,不过被竞争对手快的打车抢先一步。后来的投资中,虽然陆续接受了腾讯的多轮融资,但腾讯的排他条约没有禁锢住滴滴想要迅速发展壮大的步伐,反而使得滴滴的管理层想到了新的办法与阿里建立起联系。

与腾讯渐行渐远

2015年,滴滴并购了阿里系的快的打车,使得阿里顺理成章成为了滴滴的股东之一。合并完成之初,滴滴就有更换地图的想法,本想收购腾讯地图自主发展,但是作为股东的阿里投了反对票,并与滴滴达成增持4亿约定,将地图更换成了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

紧接着,2016年,在阿里的牵线下,滴滴得到了软银、苹果、富士康的巨额投资。而2016年6月的这轮融资也成为腾讯对滴滴的最后一次投资。在2017年,腾讯把出行市场的重心放到了摩拜,而阿里系及滴滴都投资了ofo,意在通过将其纳入自己的战略版图弥补短板。

表面上看是摩拜对标ofo,实际上摩拜是在腾讯的推动下对标滴滴。2017年11月底,有媒体曝出滴滴与ofo失和,起因是滴滴控制欲太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滴滴因控制欲太强引起的叛逆心理,可能也是腾讯放弃滴滴的一个原因。

后来,摩拜作为布局本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入口,被美团收购,至此,摩拜正式成为腾讯系的一员。而从滴滴的一系列操作来看,似乎只持股个位数的腾讯现在已经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

虽然滴滴出行现在更倾向于自成一派独立运行,没有站队腾讯系或者阿里系,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不站队是因为这样的神秘感可以给投资人持续的想象空间,现在还不是站队的时候。对于一家阿里和腾讯都是股东的企业来说,站队似乎是迟早的事。

以上都是从企业之间的微观角度去分析腾讯为何要自行组织出行业务,而从行业整体的宏观角度看,腾讯这样做也有迹可循。

► 出行行业远未饱和,腾讯可能怎么做?

尽管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因2018年的两起事故被迫下线,但是目前,顺风车业务已经再次上线,这侧面反映了共享出行这个市场的利润空间是巨大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4.95亿人,预计2019年达到5.71亿人。

图片来源:艾媒网

滴滴官方表示,2019年平均每天有3500万单,并且还在高速增长。移动出行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用户出行需求持续升级,为共享出行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尽管受到了一些政策影响,但是这个行业解决了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问题,依旧是刚需;同时,共享出行从供给就业的角度来说,也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这样的行业前景下,腾讯想要自行组建出行业务就说得通了。目前国内互联网的ATM新型格局中,阿里巴巴掌握滴滴的股权,有一定的话语权,且旗下高德地图也推出了高德打车;而美团已经在上海和南京推出了美团打车,提供快车和出租车服务,虽然目前没有顺风车和专车业务,暂时避免了和滴滴的正面冲突,但是未来早晚会有一场恶战;而腾讯目前在共享出行领域,无法管束不听话的滴滴,投资的摩拜也已经归入美团,因此需要自己组建出行团队重新掌握行业话语权。

那么如果要做出行,腾讯可能会怎么做?海豚智库认为,大概率会依托于微信生态开展这项业务。“助理来也”这个app曾经在微信端做过打车服务,这种私人助理的模式或许可以作为腾讯出行的思路之一,加入到聊天下端的界面中。

但不同的是,腾讯可以将场景性和社交性融入出行业务中。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简单的场景:几位好友相约一起去聚餐,组建了一个群聊。A负责在大众点评上找聚餐地点,到达后将餐馆的位置信息分享到群聊里;其他人点进去以后,如果有一个选项可以直接叫车,那么就节省了切换app到滴滴出行的时间成本和操作成本。

这种带有极强目的性和社交性的场景,与滴滴出行这种乘客知道目的地,直接输入叫车的个人场景闭环有很大区别。腾讯如果以此作为切入点入局出行行业,那么微信生态会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这也会成为其他平台无法复制的一个优势。

出行行业远未饱和,腾讯此时入局是很好的时机,未来随着美团打车逐渐在全国落地,滴滴的行业第一地位恐怕不能仅靠出海来保住,整个行业格局或许会发生新的变化。游戏网



相关文章

234游戏网站地图
游戏中心
手机游戏
app大全
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
网页游戏
手机网游
新闻中心
网游新闻
手游新闻
单机新闻
原创栏目
综合热点
实用问答
专题文章
图片中心
美女图片
爆笑图
二次元
网游图片
单机图片
手游图片
视频中心
单机视频
手游视频
网游视频
视频综合
游戏赛事
攻略中心
单机攻略
手游攻略
网游攻略
爆料中心
娱乐八卦
新鲜事
国内新闻
评测中心
单机评测
手游评测
网游评测
子站导航
234游戏网
234问答
234游戏论坛
vr频道
问答2
问答3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