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外婆眼里的宣城抗战_国民

时间:2019-10-20 14:00:21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外婆眼里的宣城抗战

外婆眼里的宣城抗战

计 熠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6期

我的外婆姓徐,其祖上自咸同兵燹后从安徽江北庐江县迁居宣城北门城外,已历三世。外婆生于民国十四年(1925),现年已九十高龄。老人生于宣城,长于宣城,终身未离开此地,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外婆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值民国肇造,军阀混战,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她一生经历过军阀混战、国民北伐、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工商业改造、改革开放等诸多重要历史时刻,虽然已年界耄耋,但得益于宣城这一风水宝地的滋润,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老人亲身经历过厌乱望治的年代和当今之太平盛世,新旧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常常念叨还是新中国好、共产党好,教导儿孙们要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现就老人回忆宣城抗战前后之历史,供大家共飨。

年届九十的外婆

一、抗战前的宣城

1925年至1937年12月6日

1927年,随着国民党北伐的胜利,国民政府正式定都南京。作为首都重要的畿辅地区,宣城对于拱卫新政权的首都,具有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意义。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宣城的发展,把宣城列为较为重点建设的地区。宣城至芜湖的长途汽车和南京至宣城孙家埠的江南铁路(今皖赣铁路前身)相继开通,水阳江、宛溪河水路运输也十分发达,可直达南京。

外婆家居住在北门城外,她父亲从事皮革的生产加工销售,生意十分红火,说到徐记皮坊,当时的宣城无人不知。她家在当时家境十分殷实,据她回忆,现宣州区航运局(原北门宣城县老公安局灯光球场)一带就为她家当时的旧宅原址,为一幢独门独院的西洋式建筑,大约占地400平米左右,房屋有两层,附带有私家的花园。家里当时已安装有电灯、电话和电风扇,这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实属不易。当时的电灯作为一新兴事物,城区内安装的用户不是很多,多半是一些家境比较宽裕的商贾人家,寻常百姓照明使用的都是煤油灯。据外婆回忆,在抗战爆发前,家里送她去位于今青年路的宣城立本女子小学堂,学校统一要求小学生加入当时的童子军,统一制服,每天有练操的要求,对于当时深处内地的宣城,算是开风气之先。

由于外婆父亲制作的皮衣质量很好,行销南京、芜湖等地,其父常坐火车赴南京等地谈生意,故外婆幼年时候得已较早地体会到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据她回忆,当时的宣城火车站设在今东门汽车站附近,出了阳德门和济川桥,沿途至车站道路两边皆扎有竹篱笆,沿路有警察维持秩序,不允许随意地翻越篱笆。由于他家小有名气,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都和他很熟悉,有时候赶火车来不及的话可以回来再补票,可见徐家皮坊在当时的宣城还是有很高的信誉度的。

站在宣城西门城墙上眺望城外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时间,正是国民政府所谓的“黄金十年”,相对于北洋军阀割据时代,全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宣城由于靠近首都,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南京政府的达官贵人也寓居于此,因此城市内外显现出繁荣的景象。老人回忆,清代重修的谢朓楼当时仍保存完好,被辟为茶楼,品茶、听戏、听小曲的客人络绎不绝,成为城内一大赏玩胜地。当时的宣城经济中心在现十字街,沿着今锦城路和民生路,遍布大小商铺、酒肆、作坊、茶楼共一百多家,晚上也提供服务,几乎彻夜灯火通明,一派繁荣景象。鳌峰公园经过时任宣城县长周君南的修葺,也焕然一新,公园内楼台亭阁牌坊遍布,成为市民踏青的好去处。据外婆回忆,抗战前的宣城,维持着表面的繁荣,然而仅仅几年,就好景不在,因为日寇的铁蹄即将踏破这座千年古城,将这繁荣迅速摧毁。

二、抗战中的宣城

1937年12月至1945年8月

1937年12月5日郎溪沦陷,6日日寇即沿宣城东门进入宣城城关。宣城沦陷前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日军获知国民政府一班政要曾经过宣城南下,即派飞机对宣城持续一个多月的狂轰滥炸。

据外婆回忆,当时宣城并没有什么防空警报,在今十字街处设有一处高音喇叭,一旦宣城当局获得日机来犯信息,即通过广播告知民众四散逃离,可是宣城城内并没有任何防空洞等避难场所,人们往往无处可躲,只有四散奔逃,日机轰炸过后,往往尸横遍野、焦土遍地,一副人间地狱的惨景。

被日军侵占后的宣城北门

宣城正式沦陷当天,当时县城内的国民党守军早已不知去向,外曾祖母带着外婆姊妹及几个店铺伙计于沦陷日凌晨摸黑从北门出城,赴养贤乡下避难。外曾祖父因为舍不得家里产业,留守县城。随后外婆和父亲的联系即为中断,外曾祖母因为担心丈夫安危,于沦陷日次日曾托人回城打听外曾祖父消息,但日寇已经封锁城内四门,消息不得而知。又过了约两日,城内一留守学徒来找外曾祖母,说外曾祖父被日军搜城时候发现,征用为伙夫去挑黄花菜,下落不明,之后再也没回来过。又有消息称,外曾祖父大约是被日军征用后,旋即杀害。每逢说到此处,外婆仍忍不住老泪纵横,痛指日寇兽行,她动情的说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才会遭到外敌侵略,要子孙后代不忘家仇国恨,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宣城沦陷之后大约三个多月后,日军在四乡贴出安民告示,表示不再任意杀人,外婆一家才敢回城。可是回到城内一看,家里的房子早已被烧毁一空,门口的野草已有一人多高,县城内遍地断瓦残垣,一副人间炼狱惨象。这时候还是初春,气温也不高,外婆一家因无房可住,只好在今三眼井附近搭建一个临时的窝棚栖居。当时的县城内日军虽然号称出告示安民,但仍制造阴森恐怖的氛围,在原北门城门口处倒吊着一具老百姓尸首,不准收尸,意在警告宣城民众不得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真的是凶狠残暴。

据外婆回忆,当时县城内李家糖坊沦陷后恢复了营业,有个年轻伙计叫做朱小贵,负责给日军宣城据点送糕点,因为日军不通汉语,叫一个翻译官给这个小伙子外衣上用粉笔大概写了“良民请予以通行”字样的日文,叫他进出城门和据点时套着衣服备查。小伙子是北乡水阳人,当时日军在今敬亭山处设有据点,小贵返乡没有套上日文外套,日军用日语盘查,小伙子十分紧张,拔腿就跑,被日军用机枪扫射,当场毙命,惨不忍睹。

外婆亲眼目睹日军士兵穿着兜裆布在宛溪河现别士桥处河里洗澡,看到沿途稍微有点姿色的妇女经过,都要叫花姑娘加以调戏非礼,因此她们一家人出门都用柴火灰抹在脸上,丑化自己形象,避免被日军纠缠侮辱。可见日军占领下的宣城,人民毫无自由尊严可言,动辄被肆意的凌辱虐杀,亡国奴的生活悲惨不堪。此时的宣城,城内外到处是断壁残垣,再也恢复不了战前的繁华景象。

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占领宣城过程

抗日战争的八年时间,宣城一直处于日寇的盘踞之下,由于依然靠近南京汪伪政府的统治中心,宣城也成为皖南国民党游击部队和日寇拉锯战的重点地区,县城先后四易其手。长期的战时胶着状态,让早就处于水深火热的宣城人民苦难深重。外婆一家赖以为生的皮坊早就毁于日军的战火,她的父亲又在日军的屠杀着罹难,在日军安乡回城后母女三人只得给人家洗衣打零工艰难谋生。外婆大好的童年时光就此中断,再也没有读过一天书。对于她来说,时至今日,都永远都忘记不了日寇带给她的血海深仇和幼年时光遭受的深重灾难。

抗战后的宣城

1945年8月15日后至县城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经广播传出,县城一片混乱,据外婆描述,原看守城门的日军士兵在宣布投降后,一改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虽然仍然暂时驻守县城,但对中国百姓态度却大为改变,看到行人来往,全部点头哈腰、低头鞠躬行礼,再也不复之前征服者的姿态。外婆当时见此情景,大为开心,马上跑回家告诉外曾祖母,她们终于等来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9月5日,国民党军52师、国民党宣城县战地工作队及县保安队相继进城接管。中旬,在县城府山头举行抗战胜利大会。外婆记得当天宣城街头所有店铺均自发悬挂青天白日旗,城内爆竹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热闹。街头有民众自发组织的龙灯、舞狮、高跷等多种形式的游行队伍。很多商家均免费对外供应茶水、茶食,招待狂欢庆祝胜利的民众。城内仅存的寺庙观音庵(今城隍庙处)也举办庙会庆祝胜利,她们一家还去那里烧香祈福,希望能在战后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抗战的胜利并没有带给宣城民众安定的生活,接管县城的国民党宣城县政府无心发展民生,反而把精力迅速投入到剿共清乡的行动。县城内物价波动,比日伪日期还高,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对于抗战中被摧毁家园的民众,国民党县政府也没有任何帮扶措施,任由民众自由自灭,老百姓怨声载道。外婆一家因无固定生活来源,仍然只能挤在草窝棚里面艰难生活。

这一切,直到人民政权的建立,宣城人民的生活才有了彻底的改善,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师长张铚秀在湾沚击溃国民党第二十军后,率部解放宣城县城。新政权成立后,积极领导宣城民众开展和平建设,努力发展民生,外婆一家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易地在今西头湾处盖起了新的砖瓦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外婆和姊妹二人还先后被安排到国营的土杂商店上班,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成为公家单位的普通员工。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外婆一直念叨着在有生之年,一定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带给她们一家翻天覆地的美好生活,要感谢共产党让宣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她虽然年事已高,却时常叮嘱着我们儿孙辈的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多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新宣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系宣城市国家税务局员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联系ID:ltsr2718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宣文化面面观_宣城

原标题:宣文化面面观 宣文化面面观 陆再奇 微信版第398期 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地理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地理有其特强的稳定性,演化变迁相对缓慢,地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2-10
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_昝质

原标题: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 宣城与清朝的文字狱 童达清 满清入主中原后,为了镇压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屡兴文字狱,以图钳制人们的思想。清朝前期,由文字狱引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2-10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_货币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郑兴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1期 宣城,建城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史上的疆域并非局限于今天宣城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02
古砖残瓦识前朝_宣城

原标题:古砖残瓦识前朝 陈 亮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陈列中,笔者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些古砖残瓦,如图一:唐代莲花纹瓦当标本,图二:印文字古瓦片,顿时大吃一惊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26
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_济川

原标题: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 宣城“双桥”的重建者袁旭为何冤死狱中 桂云峰 第514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人李白的两句诗,将两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26
韩愈的宣城情结_窦牟

原标题:韩愈的宣城情结 韩愈的宣城情结 毕宝魁 微信版第445期 内容提要:韩愈在宣城生活四年左右时间,是他真正学业的开始。他在这里跟从窦牟学习经典和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21
“燕台七子”施闰章_宣城

原标题:“燕台七子”施闰章 江海岸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0期 \他是杰出诗人,以诗名称雄全诗坛数十年。 他是官宦典范,以清正有为、造福于民名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9
宣城民间信仰的南宋倾向——以梓华、张果和宋孝宗为中心(一)_绍兴

原标题:宣城民间信仰的南宋倾向 ——以梓华、张果和宋孝宗为中心(一) 丁希勤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67期 一、总述 宣城历史上有两位地方神,一是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8
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_宣城

原标题: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 作者:王璟莹 制作:童达清 第608期 编者按 作者硕士毕业论文《移民与重建——晚清民国时期的皖南水东镇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7
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_高斋

原标题: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74期 谢朓楼位于是宣城市中心府山广场北侧,是一座享誉华夏的千古名楼,由于谢朓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5
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_瞿山

原标题: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一) 章建文 谈家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3期 摘 要: 雅集即古时文人名流之间的聚会唱和,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明末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4
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_宣城

原标题: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 陈兴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9期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脖(子)、金果等,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13
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_响山

原标题: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 作者:王景福 制作:童达清 2012年4月24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就宛溪河改造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进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2
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_宣城

原标题: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 元青花“宪司公用”款瓷器初探 李宵陆 微信版第383期 近年,宣城老城原电影院大唐建筑工地,出土一块珍贵的元青花“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1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_宣城

原标题: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 ——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童达清 第537期 卫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0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_宁国

原标题: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 童达清 第478期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08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_宣州

原标题: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 童达清 第477期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8
“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_地球

原标题:“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 张法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41期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宣城媳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07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_宛溪

原标题: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 作者:鄢静 第602期 明清文峰梅氏乃诗礼簪缨之大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员们或因个人学识修养不同或因创作理念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9-11-06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上)_宛雅

原标题: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上) 作者:鄢静 制作:童达清 第601期 明清文峰梅氏乃诗礼簪缨之大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员们或因个人学识修养不同或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05
宣城小伙秀肌肉,倒三角无敌了

原标题:宣城小伙秀肌肉,倒三角无敌了 这是发现好身材的第 752 篇原创文章 投稿盆友长按上方二维码 本期主人公 汪维杰 微博@汪维杰07 173 cm 75公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04
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一)_锦城花园

原标题: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一)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7期 宣城古城,肇始于战国,设郡于西汉,先后为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宁国府的治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3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下)_韩仲卿

原标题: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下) 陆再奇 第534期 03 韩愈母亲与宣城 (一)韩愈生母,遍查史料及韩愈诗文均无记载。韩愈讳言其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2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上)_考试

原标题: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上) 陆再奇 第533期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位集文学、哲学、史学、教育于一身,且都取得了划时代成就的人,但是生前成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1-01
“宣州老兵”姜埰及其《自著年谱》_宣城

原标题:“宣州老兵”姜埰及其《自著年谱》 “宣州老兵”姜埰及其《自著年谱》 吴 航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2期 一、姜埰谪戍宣城 说起姜埰与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10-31
宣城桓氏家族考(下)_北伐

原标题:宣城桓氏家族考(下)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4期 四、宣城桓氏第四代人物考 宣城桓氏第四代有桓彝之子桓温、桓云、桓豁、桓秘、桓冲等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0-30
宣城桓氏家族考(上)_司马懿

原标题:宣城桓氏家族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考(上)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3期 宣城桓氏,郡望谯郡龙亢(今怀远龙亢),自始迁祖、桓彝祖父桓楷曹魏正始十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0-29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_文化

原标题: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下)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95期 文 缘 宣城与南京文化上同源,考古学文化上既同属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0-28
安徽宣城市委办:省内几个市也在争取皖江学院转设,竞争较大

在教育部明确要求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本科高校的背景下,“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转设办学”一事受到部分安徽网友的关注与期待,近期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宣城市委书记询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0-27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_丹阳

原标题: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94期 宣城今为安徽省设区市(地方二级行政区政府驻地)。春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0-25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一)_宣城

原标题: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一)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一) 兰 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19期 (本文由作者特别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表,未经允许,严禁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0-24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四)——宣城画派形成的人文因素_文化

原标题:“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四)——宣城画派形成的人文因素 宣城画派形成的人文因素 王景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3期 大凡一个画派的形成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0-23
命运多舛的宣城书法家顾蒙_生活

原标题:命运多舛的宣城书法家顾蒙 命运多舛的宣城书法家顾蒙 童达清 顾蒙,唐朝末年宣城人。他从小就抱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于是勤奋苦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0-23
风云激荡的顺治十六年_宣城

原标题:风云激荡的顺治十六年 风云激荡的顺治十六年 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9期 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兵南下兵围宣城,在原任工部郎中、邑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0-19
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宣城以外看宣城_中国

原标题: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宣城以外看宣城 宣城以外看宣城 胡阿祥 制作:童达清 我之于宣城,实地的了解其实极少,2011年初,只有过不到两天的首次踏访。 我之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0-18
解答朱东润先生关于梅尧臣家世的“未易解者”_宣城

原标题:解答朱东润先生关于梅尧臣家世的“未易解者” 解答朱东润先生关于梅尧臣家世的“未易解者” 夏建圩 微信版第419期 夏敬观(1875—1953)先生对诗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0-18
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上)

原标题: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上) 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 陈 亮 微信版第210期 微信版第210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0-01
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

原标题: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下) 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五 陈 亮 微信版第211期 宋代脂粉盒标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0-01
工商银行宣城分行组织开展防恐防暴应急演练

原标题:工商银行宣城分行组织开展防恐防暴应急演练 在国庆来临之际,为切实抓好物业安全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提高防范突发暴力事件的应变能力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09-20
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原标题: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汪立军 第56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09-07
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原标题: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石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47期 宣城自古为上州大郡,文献名邦,流传下来的名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09-07
《永乐大典》中的《宣城志》辑考(三)

原标题:《永乐大典》中的《宣城志》辑考(三) 《永乐大典》中的《宣城志》辑考(三) 童达清 (七)城池类 《永乐大典》卷三五二六:水门,在城东南五十步,玄妙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09-07
安徽多地调整市委副书记,涉及黄山、宣城、马鞍山、阜阳

宣城、马鞍山、黄山在8月19日同日调整了市委副书记,加上昨日调整的阜阳,这一波安徽厅级领导干部调整中出现市委副书记变动的地级市已涉及4地。 据人民网安徽频道消息:8月19日,黄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19-08-20
宣城33岁乡纪委书记救灾牺牲,被追授“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李夏 8月10日下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境内普降暴雨,身为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的李夏在一线抢险过程中,突遇大塌方泥石流,不幸遇难,年仅33岁。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08-12
安徽宣城多地山洪5万余人受灾,1名乡镇干部救灾中失联

央视新闻8月11日消息,受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宣城市大部地区迎来强降雨,截止10日21时,全市34个站点降雨量超过200mm,4个站点超过300mm,其中最大降雨宁国石门369mm。 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08-11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