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电竞 > 昔日回顾

明清宣城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一)_许森

时间:2020-01-23 18:40:08  来源:  作者:网络

原标题:明清宣城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一)

章达鼎

第648期

明清两代狸桥地区文士们创作的诗歌,许多都记载在各族的家谱之中,使家谱除了历史资料价值外还有了文学价值。因此,家谱的世代传承对诗歌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家谱的修纂是民间家族文化活动的重要环节,谱中有大量的文章皆为当时文化名人的手笔,对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残存的宗谱中我们仍然能见到三百多首诗歌,呈现出昔日这一地区诗歌创作的盛况。

一、水阳河东孙氏

孙氏一族曾因诗人辈出闻名于宣城诗坛。十一世孙竹为孙襄从兄,史称他“制艺珍奇,尤长于诗,雕刻奇创,类李长吉。出游公卿间,争为延誉。”其诗收入邑志。著《西湖遽啸集》。孙襄弟孙省著有诗作载宗谱中。

孙卓(1647—1683),孙襄次子,康熙乙未(1679)进士第二。嘉庆《宁国府志》中曾收录其诗。所著诗文有《甓社斋稿》。孙氏宗谱中曾收录其诗作十四首。其中《送伯兄之任衡阳》三首,伯兄指孙卓兄孙都生,孙襄长子,任湖南衡阳县令。其一首开头的八句写道:“遥蝉噪白露,络纬吟微霜。中夜不能寐,晓起登崇冈。伯兄今南征,遥指衡山阳。上有回雁峰,业岌凌穷苍。”七律《望泰山》写道:“岱宗山色郁崔嵬,目小方州一柱开。岚气忽青天汉合,松阴欲白海云来。空传玉牒藏千载,不见金茎湛一盃。但叙彝伦静区宇,休将鸾鹤望蓬莱。”

《孙氏宗谱》中孙卓诗

孙卓子孙锡彤,太学生,从名师吴衡南、梅雪坪,词翰有工,著《留后草堂》诗四卷。其诗作《春日同友人登敬亭》共三首,其三为:“谢李今何在,空山余好音。凭栏多胜赏,怀古有同心。旷野行人小,归途返照阴。侍儿须及早,栖鸟乱烟林。”

孙喆,字二吉,号衔恤,孙氏十世孙。“雍正二年(1724)举孝廉方正,授六品职。生平笃志圣学,言动不苟整躬。率族振贫恤孤,排难解纷,存亡继绝,至老不倦。为文纯正平实,著有《共学篇》《献疑》《朱子教条》等书,卒年六十九。”河东孙氏宗谱中收录有孙喆的《题北楼诗》二首,其一写道:“我住陵阳北,无缘到此楼。但从青嶂望,竟与白云浮。怀谢诗谁故,凭轩句尚留。昔贤来建北,知为省民忧。”

二、三宝里许氏

明清两代记载在许氏宗谱中的诗有130多首,文数十篇,为狸桥地区各家族诗文数之首。

许氏十世孙许森(1380—1424),少颖异、有诗才,到宣城郡府就试,登叠嶂楼眺望,吟啸自得,恰逢郡守至,命即事赋诗,时正重阳前三日,许森出口成章,“橙未黄时桔未香,预先落帽庆重阳。谁知叠嶂楼高处,凛凛风霜不可挡。”明永乐二年(1404),许森中进士,后升山东巡按。许森一生刚烈直朴,得罪权贵,因不堪“王孙着弹打”,辞官回乡。许森善作诗,但谱中仅存其诗七篇。《桃花马》讽喻权贵风流之士:“白毛红点巧安排,勾引春风上背来。不敢解鞍桥下洗,恐随流水到天台。”《致仕》咏谢官归乡,不受官场约束的境况:“金阙辞朝返故乡,石桥茅屋旧山房。丝衣布袜三冬暖,竹簟藤床九夏凉。匏瓠为樽斟绿醑,土泥作灶熟黄梁。革靴尽着无人禁,木炭烧茶待客尝”。

永乐十九年给许森的敕文

许森逝世前,困苦艰难,所作《贫富歌》语言直朴,含义深刻。诗后段将其当官在任和谢官归乡的两种处境作了鲜明的对比,既是许森个人境遇的生动反映,也是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想我为官富贵时,有权有柄张施为。堂上一呼言未绝,堂下百诺声随之。乘肥马、衣轻裘,风流不落他人后。谁知今日茹粗蔬,甘淡薄席户,蓬窗食藜藿。解环绦、当酒钱,醉歌起舞挥龙泉。冷眼人看长安市,富贵何须论眼前。”

许森的人品、文风,望重大江南北,名噪宣州内外,对后世很有影响。施闰章在一篇寿序中称许森:“如掇高科开文学,而宛水人文彬彬郁郁,而兴起后学如是乎。闻之源深者流远,本固者发长。故洋海不以闾尾竭泽,豫章不以迅风委地也。”

许氏十一世孙许缙(1427—1481),许森堂侄,明成化七年(1471)拔贡,为吏部第一监元,任云南白盐井提举。一生诗文并茂,现可见遗作诗六首,其中的《四箴》对后世很有影响。四箴为:“立家箴、守己箴、正家箴、审听箴,”均分别以五言诗写作。许缙在京城读书时作诗一首:《中秋夜,御史于学中令诸生作诗》“序属中秋节,蟾光分外清。霜台同皎洁,乌府共光明。对景添诗兴,临时动客情。莫教云掩蔽,四海赖升平。”此诗写出了他求学时的心境。

十一世孙许泰(1423—1488),作诗喜写景,曾用八首诗写许氏村居八景,但谱中只存四首。《三宝旧里》诗:“青牛已跨出函关,三宝犹存里舍闲。风会日流千古后,民心三代只兹还。”《道桥惠济》诗:“一水中分隔两涯,虹飞落彩石梁斜。惠随湖水流无尽,桥带朱门几万家。”道桥为十世万三公所建,位于三宝里与东皋两村之间,现尚存。

十一世孙许绳(1424—1489)留有写景诗四首,其《龙嘴平沙》诗描写位于南漪湖北岸的黄龙嘴突出湖中的美景。黄龙嘴为南漪湖九嘴之一。“南湖千尺落平沙,为道龙吟吐浪花。绿草平铺沙际远,渔丝细逐雨矶斜。”

十三世孙许银(1496—1556)的《燕邸中秋》写其为太学上舍生时在京师求学的心景。诗写作于明正统元年(1516)左右,时年二十岁。“帝阙今宵正半秋,栖栖身为客乡留。云山漪水还如旧,何日名成故里游。”

许氏儒生诗作选

十八世孙许彪(1653—1731),字安若、号浪屏,为许氏一族中儒生的杰出代表。其少年力学,资敏过人,书无所不读,授例入京师太学。所交皆当代名士,时施闰章、梅鋗、孙卓、阮尔卓、茆荐馨、高咏等宣城在京名宦皆与其为好友。浪屏先生经数试不利,又闻父逝,乃名场念绝,回故里课子孙勤学,晨夕坐卧庭园中,俯仰自得。浪屏尤工于诗,谱中存其诗作七首。《京师赠同榜诸友》写在京师与同考儒生的实况:“相逢无意识荆州,问字通名各点头。奇遇巧如双剑合,立谈情似芥针投。曾从诗社传新句,又向名山记旧游。笑指少微星影动,丹书随到望京楼。”清代进士、湖广按察使刘方蔼先生称他“生平著作至富,汇而缉之,尝自署其简端曰《藏拙集》。其长子许作桓、次子许执奎、三子许执躬、四子许执穀皆以诗作闻名,家谱中均有收录。许执奎的《旌阳赴试游梓山寺,步汤睡庵先生韵》:“今日重游到紫阳,相随钟磬竭梵王。霞飞树阙山中景,云透禅关炉内香。窦子炼丹存永局,先君布化治琴堂。兴来敢发惊人句,不识汤先笔我狂。”汤睡庵即汤宾尹,宣城人,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进士、授翰林编修。许执穀的《元宵》写元宵节之夜景,很有特色。“序属元宵节,长空一室春。恁将天上月,照破世间灯。火树纷纷现,歌声细细闻,虹桥如有约,相与共梯云。”

二十一世孙许涟,又名作谅(1767—1834),号龙溪先生,“学乎六经仁义之说,为文章简洁纯粹”。存家谱诗作四首。其《漪湖春景》七律诗:“放怀湖岸思飘然,荡漾春波一色鲜。百尺锦纹斜渡口,千层桃浪叠山巅。渔歌唱罢三更夜,骚客吟成二月天。孤棹轻摇云雾散,乘槎直上羡张骞。”

二十一世孙许作庭(1761—1833),太学生,诗文俱佳,谱收录诗四首,其七律《南湖》读来甚觉清新。“一幅湖波漾碧空,画图总复自春风。每因梦到水云曲,谁是歌酣芦苇中。戴笠披蓑张子野,囊诗赍酒陆龟蒙。我家门对麻姑岭,岸树低梢系短篷。”

二十二世许应鸾,又名朝登(1833——?),是晚清许氏儒生中的佼佼者,其诗作收谱中四首。七律《修筑新河坝堤》写东皋村西的一条新修的坝埂。“堤筑新河两度秋,水归故道绕村流。问津休跨五花马,访旧来撑一叶舟。隔岸绿杨藏舍宇,平沙红荻长汀洲。铁陵深锁堪相并,世世土功不用修。”

许氏家谱中还收录了许绮、许絪、许瑶、许玠、许鹏、许赓、许永桢、许光森、许振鹏、许振鹤、许朝灯、许朝陛等二十多位儒生的诗作。

(作者系宣州区狸桥镇退休干部)游戏网

相关下载

玩家评论

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_古城区

原标题: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陆再奇 宛溪河,水阳江的一级支流,与青溪河交汇于陵阳山东南的响山,绕陵阳山山体东至东北,在陵阳山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20
宣城市县方志考录(下)_刻本

原标题:宣城市县方志考录(下) 作者:刘道胜 03 今存方志 1. 黎晨修、李默纂:嘉靖《宁国府志》10卷 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1962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天一阁藏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1-19
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_先生

原标题:研习民国宣城资料心得三则 石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47期 宣城自古为上州大郡,文献名邦,流传下来的名人著述、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然而详情>>

阅读: 0
日期: 2020-01-19
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_黄山

原标题:从弘仁与梅清的渊源交往看“新安派”与“宣城派”的风格异同(上) 汪立军 第567期 摘要:长期以来美术史论界对皖南诸画派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以及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20-01-16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下)_广教寺

原标题: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下) 汪立军 微信版第356期 重修广教寺 清嘉庆《宁国府志》记载,位于敬亭山南麓的广教寺建于唐大中三年(849),是一代名相裴休任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14
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_灵济宫

原标题: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 作者:徐祥林 第635期 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坐落着一座名曰“灵济宫”的道观,其所祀神明就是宣城徐氏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20-01-02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_宣城

原标题: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王景福 第035期 敬亭山,从南齐谢朓始,声名鹊起,经久不衰,受到历代众多文人雅士的顶礼膜拜,其文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30
成化款托五百年——“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下)_标本

原标题:成化款托五百年 ——“片面之瓷”话宣城系列之六(下)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11期 康熙时期选四幅图片。 图十四:康熙仿成化款花卉纹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9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_黄山

原标题: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 汪立军 微信版第443期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的艺术特色 宣城时期(1666--1680)是石涛创作历程中新旧交替、借古开今、破格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7
“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_研究

原标题:“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19期 2013年9月21日至22日,由安徽省历史学会主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5
开元寺址觅“禅踪”——“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二(二)_陆羽

原标题:开元寺址觅“禅踪”——“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二(二)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112期 第二类历代古茶具标本,亦选图片十幅。 图十一:六朝越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4
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_宣城

原标题: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 蔡长雁 第496期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2-24
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_宋应昌

原标题:收复台湾第一人——宣城沈有容传(二) 收复台湾第一人 ——宣城沈有容传(二) 董振宇 五、取 往 朝 鲜 万历十九年(1591)二月,沈有容调往保定镇,晋升源图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3
我的父亲上官绪德_宣城

原标题:我的父亲上官绪德 上官纯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9期 清明时节,去公墓的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听不到什么欢歌笑语,人们的脸上流露了一种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2-22
宣州自古“诗酒”地(下篇)——“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_标本

原标题:宣州自古“诗酒”地(下篇)——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0期 我痴迷古瓷,喜好从旧城改造的工地去发现、去追详情>>

阅读: 1
日期: 2019-12-22
宣州自古“诗酒”地——“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上)_标本

原标题:宣州自古“诗酒”地——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三(上) 陈 亮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49期 我痴迷古瓷,喜好从旧城改造的工地去发现、去追寻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20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_汪伦

原标题: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尹定根 制作: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88期 三、泾川佳境三百里 泾县东北与宣城县相连,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美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2-11
宣文化面面观_宣城

原标题:宣文化面面观 宣文化面面观 陆再奇 微信版第398期 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地理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地理有其特强的稳定性,演化变迁相对缓慢,地详情>>

阅读: 9
日期: 2019-12-10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_货币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郑兴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1期 宣城,建城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史上的疆域并非局限于今天宣城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2-02
张果、张果墓及其传说_宣城

原标题:张果、张果墓及其传说 张果、张果墓及其传说 奚本金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113期 为保护和弘扬宣城地方文化,2012年宣城市民政局改原宣湖路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2-01
古砖残瓦识前朝_宣城

原标题:古砖残瓦识前朝 陈 亮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陈列中,笔者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些古砖残瓦,如图一:唐代莲花纹瓦当标本,图二:印文字古瓦片,顿时大吃一惊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26
韩愈的宣城情结_窦牟

原标题:韩愈的宣城情结 韩愈的宣城情结 毕宝魁 微信版第445期 内容提要:韩愈在宣城生活四年左右时间,是他真正学业的开始。他在这里跟从窦牟学习经典和详情>>

阅读: 6
日期: 2019-11-21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上)_李白

原标题: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上) 查屏球 微信版第481期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少年求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的初始化时期,其经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9-11-20
“燕台七子”施闰章_宣城

原标题:“燕台七子”施闰章 江海岸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0期 \他是杰出诗人,以诗名称雄全诗坛数十年。 他是官宦典范,以清正有为、造福于民名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9
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_宣城

原标题:水阳江上的“小南京”——商贸重镇水东(下) 作者:王璟莹 制作:童达清 第608期 编者按 作者硕士毕业论文《移民与重建——晚清民国时期的皖南水东镇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17
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二)_施闰毓

原标题:梅清与清初宣城雅集(二) 章建文 谈家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4期 摘 要: 雅集即古时文人名流之间的聚会唱和,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明末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16
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_高斋

原标题:宣城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 石 巍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74期 谢朓楼位于是宣城市中心府山广场北侧,是一座享誉华夏的千古名楼,由于谢朓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15
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_宣城

原标题:千年风雨伴古寺——记天寿寺边古银杏 陈兴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479期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脖(子)、金果等,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1-13
查氏与敬亭山_宣城

原标题:查氏与敬亭山 查从俭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57期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北,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详情>>

阅读: 8
日期: 2019-11-13
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_响山

原标题: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 作者:王景福 制作:童达清 2012年4月24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就宛溪河改造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进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12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_宣城

原标题: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试论《宣州卫选簿》的史料价值 ——以明代宣州卫职官为中心(下) 童达清 第537期 卫详情>>

阅读: 3
日期: 2019-11-10
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总决赛在安徽宣城举行

原标题: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总决赛在安徽宣城举行 中新社宣城11月9日电 (记者 张强)第四届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总决赛9日在“中国文房四宝之城”详情>>

阅读: 7
日期: 2019-11-09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_宁国

原标题: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 童达清 第478期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详情>>

阅读: 5
日期: 2019-11-08
“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_地球

原标题:“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 张法先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41期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宣城媳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07
宣城九街十八巷的变迁_阳德

原标题:宣城九街十八巷的变迁 宣城九街十八巷的变迁 奚本金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55期 宣城是一座古城,古名宛陵,自战国时期就见诸于文字记载,距详情>>

阅读: 4
日期: 2019-11-07
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_宛溪

原标题:明清宣城文峰梅氏家族诗歌浅探(下) 作者:鄢静 第602期 明清文峰梅氏乃诗礼簪缨之大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员们或因个人学识修养不同或因创作理念详情>>

阅读: 2
日期: 2019-11-06
精彩推荐